高级搜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优先发表栏目展示本刊经同行评议确定正式录用的文章,这些文章目前处在编校过程,尚未确定卷期及页码,但可以根据DOI进行引用。本栏目内容尚未正式出版,未经编辑部许可,不得转载。
显示方式:
交叉熵迭代辅助的跳时图案估计与多跳相干合并算法
苗夏箐, 吴睿, 岳平越, 张瑞, 王帅, 潘高峰
当前状态:  doi: 10.11999/JEIT240677
[摘要](0) [HTML全文](0) [PDF 2128KB](0)
摘要:
作为全球化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卫星通信因其能够实现全球无缝覆盖和构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而备受关注。跳时(TH)作为一种常用的卫星通信方式,具备强大的抗干扰能力、灵活的频谱利用和高安全性。该文提出一种适用于卫星通信的TH图案随机变化系统,以进一步增强数据传输过程的安全性。针对发射功率受限的问题,该文中提出了多跳信号相干合并策略,并进一步在该策略指导下,面对接收信号信噪比(SNR)低的约束,提出了交叉熵(CE)迭代辅助的跳时图案与多跳载波相位联合估计算法,以合并信噪比损失为目标函数,自适应调整待估参数的概率分布,从而快速收敛至最优解附近。仿真实验证明了该算法在迭代收敛速度、参数估计误差以及合并解调误码率等方面的优异性能。与传统算法相比,该文所提算法在保持较低复杂度的同时,误码率(BER)性能接近理论最优,有效提高了卫星TH通信系统在复杂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伪码调相-线性调频的低轨导航信号波形及捕获性能
林红磊, 耿敏嫣, 付栋, 欧钢, 肖伟, 马明
当前状态:  doi: 10.11999/JEIT240650
[摘要](11) [HTML全文](4) [PDF 4034KB](0)
摘要:
低轨导航星座卫星数量多,信号多普勒频偏大,接收机冷启动搜索空间巨大,捕获速度慢,该文提出一种伪码调相-线性调频(CSK-LFM)的导航信号波形,线性调频提高信号的多普勒容限,不同伪码相位实现不同卫星的多址播发,可以极大压缩卫星号、时延、多普勒3维搜索空间,加快了捕获信号捕获速度。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当信号强度为40 dBHz时,采用CSK-LFM调制的导航信号,其捕获性能比同等条件下的传统直接扩频序列(DSSS)调制的导航信号高1 dB左右,且信号搜索空间可降低为直接扩频序列调制的1/10。
一种基于无人机与智能反射面的隐蔽通信系统研究
刘学敏, 钱玉文, 宋耀良, 束锋, 陈魁宇, 朱捷伟
当前状态:  doi: 10.11999/JEIT240663
[摘要](74) [HTML全文](22) [PDF 1573KB](14)
摘要:
隐蔽通信可以在被监控的情况下安全传输数据,是网络安全领域重要分支。然而,实际通信系统具有通信环境复杂、覆盖范围广等特点,这使得隐蔽通信很难部署。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智能反射面(IRS)与无人机(UAV)辅助的无线隐蔽通信系统。引入智能反射表面作为中继节点转发发送者的信号,使用无人机作为发送者的友元节点,该友元节点通过发送人工噪声来干扰恶意用户对隐蔽通信的检测。在监听者接收噪声不确定的情况下,推导了最小错误检测概率,并与中断概率作为约束,以最大化隐蔽通信速率为目标 ,建立了系统的优化问题,采用Dinkelbach算法求解。仿真结果表明,当智能反射阵元的相位、干扰无人机的发射能量取得最优时,所提系统的隐蔽通信速率比单独配置智能反射表面的无线通信系统平均提高了37.9%,比单独配置无人机的系统评价速率提高了1.17倍。
面向大规模多接入边缘计算场景的任务卸载算法
卢先领, 李德康
当前状态:  doi: 10.11999/JEIT240624
[摘要](83) [HTML全文](22) [PDF 3470KB](23)
摘要:
基于单智能体强化学习的任务卸载算法在解决大规模多接入边缘计算(MEC)系统任务卸载时,存在智能体之间相互影响,策略退化的问题。而以多智能体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MADDPG)为代表的传统多智能体算法的联合动作空间维度随着系统内智能体的数量增加而成比例增加,导致系统扩展性变差。为解决以上问题,该文将大规模多接入边缘计算任务卸载问题,描述为部分可观测马尔可夫决策过程(POMDP),提出基于平均场多智能体的任务卸载算法。通过引入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解决局部观测问题,引入平均场近似理论降低联合动作空间维度。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任务时延与任务掉线率上的性能优于单智能体任务卸载算法,并且在降低联合动作空间的维度情况下,任务时延与任务掉线率上的性能与MADDPG一致。
反演光刻技术的研究进展
艾飞, 苏晓菁, 韦亚一
当前状态:  doi: 10.11999/JEIT240308
[摘要](36) [HTML全文](16) [PDF 6943KB](8)
摘要:
反演光刻技术(ILT)相比传统的光学临近效应修正(OPC),生成的掩模具有成像效果更好,工艺窗口更大等优点,在当前芯片制造的工艺尺寸不断减小的背景下,逐渐成为主流的光刻掩模修正技术。该文首先介绍了反演光刻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几种主流实现方法;其次,调研了当前反演光刻技术应用在光刻掩模优化问题上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反演光刻技术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以希望为计算光刻及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参考,为我国先进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一种面向旋转机械多传感器故障诊断的模态融合深度聚类方法
伍章俊, 许仁礼, 方刚, 邵海东
当前状态:  doi: 10.11999/JEIT240648
[摘要](73) [HTML全文](22) [PDF 4209KB](7)
摘要:
针对单传感器和单模态信号特征信息不足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模态融合的端到端深度聚类旋转机械多传感器故障诊断方法(EDCM-MFF)。首先,利用门控递归单元自编码模块提取多传感器故障信号的深度时序特征。然后,应用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将故障信号转换为时频图像,并通过卷积自编码器提取这些图像的深度空间特征。接着,设计了一种模态融合注意力机制,通过计算不同模态深度特征之间的亲和矩阵,实现模态特征的融合。最后,采用Kullback-Leibler(KL)散度聚类,以端到端方式实现故障类型的识别。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在东南大学齿轮箱和轴承数据集上的识别准确率分别为99.16%和98.63%。与现有的无监督学习方法相比,所提方法能够更有效地实现多传感器和多模态的旋转机械故障诊断。
基于主动波导不变量分布的改进扩展卡尔曼滤波跟踪方法
孙同晶, 朱庆煜, 王治撰
当前状态:  doi: 10.11999/JEIT240595
[摘要](55) [HTML全文](11) [PDF 3716KB](0)
摘要:
在复杂的海洋环境中,目标的可知信息受环境噪声、混响等的干扰严重,导致目标跟踪效果较差,而从这些干扰中提取目标的可利用特征及其困难。该文将目标与环境的耦合特征融入目标跟踪算法中,提出了一种基于主动波导不变量分布的改进扩展卡尔曼滤波跟踪方法。首先基于浅海波导中目标散射特性基本理论,推导了收发分置条件下的主动波导不变量表征的数学模型,获得了距离、频率以及主动波导不变量分布的约束关系;然后将该约束加入到扩展卡尔曼滤波的状态向量中,通过增加新的约束来提高目标运动模型与真实目标运动轨迹的契合度进而提高目标跟踪的精度;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和实测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跟踪性能,结果显示:该方法较常规扩展卡尔曼滤波跟踪方法能够更好地提高目标跟踪精度,仿真中结果的优化率约能达到50%,实测数据处理结果的优化率约在60%左右。
偏差未补偿自适应边缘化容积卡尔曼滤波跟踪方法
邓洪高, 余润华, 纪元法, 吴孙勇, 孙少帅
当前状态:  doi: 10.11999/JEIT240469
[摘要](37) [HTML全文](12) [PDF 1953KB](10)
摘要:
针对存在突变测量偏差和未知时变量测噪声场景下的目标跟踪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偏差未补偿自适应边缘化容积卡尔曼滤波跟踪方法。首先通过建立差分量测方程来消除恒定的测量偏差,同时构建满足beta-Bernoulli分布的指示变量识别突变测量偏差,将相邻时刻目标状态扩维以满足实时滤波需求,利用逆Wishart分布建模未知量测噪声协方差矩阵,从而建立目标状态、指示变量、噪声协方差矩阵的联合分布,并通过变分贝叶斯推断来求解各个参数的近似后验。为减小滤波负担,对扩维后的状态向量进行边缘化处理,结合容积卡尔曼滤波方法实现边缘化容积卡尔曼滤波跟踪。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同时处理突变测量偏差和未知时变量测噪声,从而对目标进行有效跟踪。
一种基于Transformer特征金字塔的自蒸馏目标分割方法
陈雷, 杨吉斌, 曹铁勇, 郑云飞, 王杨, 张波, 林振华, 李文斌
当前状态:  doi: 10.11999/JEIT240735
[摘要](18) [HTML全文](5) [PDF 1998KB](0)
摘要:
为在不增加网络参数规模的情况下提升目标分割性能,该文提出一种基于Transformer特征金字塔的自蒸馏目标分割方法,提升了Transformer分割模型的实用性。首先,以Swin Transformer为主干网构建了像素级的目标分割模型;然后,设计了适合Transformer的蒸馏辅助分支,该分支由密集连接空间空洞金字塔(DenseASPP)、相邻特征融合模块(AFFM)和得分模块构建而成,通过自蒸馏方式指导主干网络学习蒸馏知识;最后,利用自上而下的学习策略指导模型学习,以保证自蒸馏学习的一致性。实验表明,在4个公开数据集上所提方法均能有效提升目标分割精度,在伪装目标检测(COD)数据集上比次优的Transformer知识蒸馏(TKD)方法Fβ值提高了约1.6%。
面向通感一体化的变分模态分解-希尔伯特-黄变换呼吸频率感知算法
杨小龙, 张亭亭, 周牧, 高铭, 童睿轩
当前状态:  doi: 10.11999/JEIT240640
[摘要](27) [HTML全文](10) [PDF 3303KB](4)
摘要:
通感一体化(ISAC)作为一种6G关键技术,将通信和感知功能集成到Wi-Fi设备,为室内人体呼吸频率感知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针对当前基于ISAC的呼吸频率感知存在鲁棒性低和“盲点”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信号变分模态分解(VMD)- 希尔伯特-黄变换(HHT)呼吸频率感知算法。首先,选择对环境感知敏感度较强的Wi-Fi链路构建信道状态信息(CSI)比值模型。其次,将滤波后的CSI比值时间序列的各子载波进行投影,结合幅相信息生成不同呼吸模式信号的候选集。再次,对于每一个子载波,根据周期性在候选集中选择一个短期呼吸噪声比最大的候选序列作为最终的呼吸模式,然后设置阈值选择子载波,并对其进行VMD和HHT时频分析,去除人体呼吸频率成分以外的模态分量,并重构剩余模态分量。在此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对所有重构的子载波降维,选择方差贡献率达到99%以上的主成分分量,并使用ReliefF算法重新构建呼吸信号,得到融合信号。最后,对融合信号利用峰值检测算法计算呼吸频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感知方法在会议办公室和走廊两种场景下的平均估计精度超过97%,显著提高了鲁棒性并克服了“盲点”问题,优于其他现有的感知方案。
基于传输公平性的多无人机通感一体化空间部署与波束成形设计
时统志, 李博, 杨洪娟, 张桐, 王钢
当前状态:  doi: 10.11999/JEIT240590
[摘要](312) [HTML全文](70) [PDF 2345KB](42)
摘要:
针对农村偏远地区通信不畅的临时突发性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自适应的多无人机(UAV)辅助通感一体化(ISAC)机制,在地面用户和感测目标呈簇状随机分布的情况下,通过合理调度多无人机实现覆盖式通信保障,为无人机使能的通感一体系统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和方案。该文主要研究了无人机空间部署及其对地面设备的波束成形等问题,在空地关联约束条件下,系统可通过优化无人机的通信和感知波束成形变量组,最大限度地提高用户传输可达速率的下限,同时保证基本的通感需求。为了有效解决所考虑的非凸优化问题,该文借助基于高斯核的均值漂移算法(MS),用以处理关联策略中的混合整型线性问题,此外,结合2次变换与连续凸逼近(SCA)的相关技巧,采用块坐标下降(BCD)的方式优化波束成形,以获取次优解。数值结果验证了自适应机制的有效性。
通信感知一体化硬件设计——现状与展望
林粤伟, 张奇勋, 尉志青, 李兴旺, 刘凡, 范绍帅, 王溢
当前状态:  doi: 10.11999/JEIT240012
[摘要](1082) [HTML全文](740) [PDF 9824KB](202)
摘要:
通信感知一体化(ISAC)需要通信和感知共用无线电频段和硬件资源。多频段、大带宽、通信感知对硬件的要求不同等特点对通信感知一体化硬件设计提出更高要求。该文对后5G, 6G, WiFi等通信感知一体化的硬件设计、验证技术,以及硬件系统性验证平台进行归纳,对国内外近年相关硬件设计研究及其验证情况进行综述,关注通信感知两种系统对硬件的需求矛盾、带内全双工(IBFD)自干扰消除(SIC)、功放(PA)效率、电路性能对建模要求更高等硬件设计挑战。首先,总结、比较已有研究中通信感知一体化收发信机架构设计。然后,介绍、分析现有通信感知一体化带内全双工自干扰抑制方案、低峰均功率比(PAPR)波形与高性能PA设计、器件高精度建模方法以及硬件系统性验证平台。最后,总结全文并对未来通信感知一体化硬件设计所面临的开放性问题进行展望。
具有可移动阵元的同时透射和反射可重构智能超表面辅助隐蔽通感一体系统:联合主动和柔性被动波束成形优化
周涛, 许魁, 夏晓晨, 胡国杰, 李春国, 谢威
当前状态:  doi: 10.11999/JEIT240601
[摘要](169) [HTML全文](47) [PDF 3820KB](25)
摘要:
由于通信与目标感知波形的耦合共用,通感一体(ISAC)系统更容易面临信息泄露的风险。该文从隐蔽通信角度,研究了具有可移动阵元的同时透射和反射智能超表面(ME-STAR-RIS)辅助的ISAC系统。首先引入了ME-STAR-RIS,其阵元可在一定范围内移动,以获取更有利的信道条件。根据离散阵元部署位置模型,构建了ME-STAR-RIS辅助ISAC系统的波束优化模型,旨在联合设计ISAC基站(BS)处的主动波束成形以及ME-STAR-RIS处的柔性被动波束成形(包括阵元位置、相移和振幅系数),在隐蔽通信质量约束下,最大化感知目标的探测波束增益。进而提出一种双层迭代优化算法有效求解主动和柔性被动波束成形。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并表明阵元移动能够有利于提升ISAC系统性能。
2024年度“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与资助情况概述
贾仁需, 文珺, 孙玲
当前状态:  doi: 10.11999/JEIT250000
[摘要](54) [HTML全文](10) [PDF 1381KB](9)
摘要:
该文总结了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一处“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重点、面上、青年、地区、优青和杰青项目的申请与资助情况,从二级申请代码、申请人年龄、依托单位情况、近年变化趋势等不同角度梳理了项目分布特征,分析了领域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构成、研究方向热度及其发展趋势等,旨在为广大科研人员了解领域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布局、亟需加强的研究方向以及部分自然科学基金改革举措对领域项目申请与资助的影响等提供参考。
面向物联网的云边端协同计算中任务卸载与资源分配算法研究
施建锋, 陈忻阳, 李宝龙
当前状态:  doi: 10.11999/JEIT240659
[摘要](53) [HTML全文](15) [PDF 2406KB](9)
摘要:
为满足远郊和灾区物联网(IoT)设备的时延与能耗需求,该文构建了由IoT终端、低地球轨道(LEO)卫星和云计算中心组成的新型动态卫星物联网模型。在时延、能耗等实际约束条件下,将系统时延与能耗加权和视为系统开销,构造了最小化系统开销的任务卸载、功率和计算资源联合分配问题。针对动态任务到达场景,提出一种模型辅助的自适应深度强化学习(MADRL)算法,实现任务卸载决策、通信资源和计算资源的联合配置。该算法将问题分为两部分解决,第1部分通过模型辅助、二分搜索算法和梯度下降法优化了通信资源与计算资源;第2部分通过自适应深度强化学习算法训练出Q网络以适应随机任务的到达,进行卸载决策优化。该算法实现了有效的资源分配和可靠及时的任务卸载决策,且在降低系统开销方面表现出优异的效果。仿真结果表明,引入卫星的移动性,使得系统开销降低了41%。引入星间协作技术,使系统开销降低了22.1%。此外,该文所提算法收敛性能好。与基准算法相比,该算法的系统开销降低了3%,在不同环境下的性能表现都是最优。
封面
2024 年 11 期封面
2024, 46(11).  
[摘要](30) [PDF 5180KB](13)
摘要:
目次
2024 年 11 期目次
2024, 46(11): 1-4.  
[摘要](22) [HTML全文](7) [PDF 242KB](7)
摘要:
电路与系统设计
SMCA:基于芯粒集成的存算一体加速器扩展框架
李雯, 王颖, 何银涛, 邹凯伟, 李华伟, 李晓维
2024, 46(11): 4081-4091.   doi: 10.11999/JEIT240284
[摘要](197) [HTML全文](62) [PDF 3645KB](35)
摘要:
基于可变电阻式随机存取存储器(ReRAM)的存算一体芯片已经成为加速深度学习应用的一种高效解决方案。随着智能化应用的不断发展,规模越来越大的深度学习模型对处理平台的计算和存储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ReRAM器件的非理想性,基于ReRAM的大规模计算芯片面临着低良率与低可靠性的严峻挑战。多芯粒集成的芯片架构通过将多个小芯粒封装到单个芯片中,提高了芯片良率、降低了芯片制造成本,已经成为芯片设计的主要发展趋势。然而,相比于单片式芯片数据的片上传输,芯粒间的昂贵通信成为多芯粒集成芯片的性能瓶颈,限制了集成芯片的算力扩展。因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芯粒集成的存算一体加速器扩展框架—SMCA。该框架通过对深度学习计算任务的自适应划分和基于可满足性模理论(SMT)的自动化任务部署,在芯粒集成的深度学习加速器上生成高能效、低传输开销的工作负载调度方案,实现系统性能与能效的有效提升。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策略相比,SMCA为深度学习任务在集成芯片上自动生成的调度优化方案可以降低35%的芯粒间通信能耗。
一种基于自适应容错链路的片上网络设计与研究
徐冬雨, 欧阳一鸣, 黄正峰, 李建华, 梁华国
2024, 46(11): 4092-4100.   doi: 10.11999/JEIT240162
[摘要](95) [HTML全文](36) [PDF 6721KB](14)
摘要:
随着芯片制程不断深入到亚微纳米级别,技术节点的持续缩小加速了片上网络中链路故障的发生。故障链路的增多降低了可用的路由路径数量,并可能导致严重的流量拥塞甚至系统崩溃。为了保证在遭遇故障链路时数据包的正常传输,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容错链路的片上网络设计(AFL_NoC),它能够将遭遇故障链路的数据包转发到另一条可逆链路上。该方案包括了可逆链路的具体实现以及相应的分布式控制协议。这种动态容错链路设计充分利用了网络中空闲的可用链路资源,确保了在遭遇链路故障的情况下网络通信不会中断。与先进的容错偏转路由算法QFCAR-W相比,AFL_NoC平均延迟降低10%,面积开销减少了14.2%,功耗开销减少了9.3%。
物理不可克隆函数-多位并行异或运算一体化设计技术
李刚, 周俊杰, 汪鹏君, 张茂林, 郭宇锋
2024, 46(11): 4101-4111.   doi: 10.11999/JEIT240300
[摘要](158) [HTML全文](46) [PDF 11215KB](24)
摘要:
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UF)和异或(XOR)运算在信息安全领域均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突破PUF与逻辑运算之间的功能壁垒,通过对PUF工作机理和差分串联电压开关逻辑(DCVSL)的研究,该文提出一种基于DCVSL异或门级联单元随机工艺偏差的PUF和多位并行异或运算电路一体化设计方案。通过在DCVSL异或门差分输出端增加预充电管并在对地端设置管控门,可实现PUF特征信息提取、异或/同或(XOR/XNOR)运算和功率控制3种工作模式自由切换。此外,针对PUF响应稳定性问题,提出极端工作点和黄金工作点共同参与标记的不稳定位混合筛选技术。基于TSMC 65 nm工艺,对输入位宽为10位的电路进行全定制版图设计,面积为38.76 μm2。实验结果表明,PUF模式下,可产生1 024位输出响应,混合筛选后可获得超过512位稳定的密钥,且具有良好的随机性和唯一性;运算模式下,可同时实现10位并行异或和同或运算,功耗和延时分别为2.67 μW和593.52 ps。功控模式下,待机功耗仅70.5 nW。所提方法为突破PUF“功能墙”提供了一种新的设计思路。
输入串联输出串联型模块化高压电源功率变换拓扑改进设计
赵斌, 戴剑骁, 顾洋
2024, 46(11): 4112-4122.   doi: 10.11999/JEIT240090
[摘要](149) [HTML全文](36) [PDF 12765KB](16)
摘要:
模块化高压电源具有高效率、高可靠性、可重构性等特点在大功率高压器件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中基于串并联谐振变换器的输入串联输出串联型功率变换拓扑适用于高频高压工作环境,具有减少功率损耗,绕组介质损耗,利用多级变压器寄生参数等优势,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关于该拓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论分析和效率优化,在实际高压环境应用中多级变压器绕组间存在的高压隔离问题还未得到有效解决,该文提出多级变压器共用原边绕组的设计,简化传统变压器单级绕制方式所存在的高压隔离问题。然而该绕制方案会造成多级变压器不均压和电压发散现象,因此该文同时基于利用变压器和倍压整流电路中二极管的寄生参数,提出改进的拓扑设计,有效解决了分压不均问题,进行了仿真验证与试验验证。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均证明了所提共用原边绕组的高压隔离结构和改进拓扑的有效性。
复值Hopfield神经网络的信号盲检测一步计算电路
洪庆辉, 孙辰, 肖平旦, 韦正苗, 杜四春
2024, 46(11): 4123-4131.   doi: 10.11999/JEIT240224
[摘要](159) [HTML全文](23) [PDF 6125KB](49)
摘要:
信号盲检测在大规模通信网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何快速得到信号盲检测结果是新一代实时通信网络的迫切需求。为此,该文从模拟电路的角度设计了一种能加速信号盲检测的复值Hopfield神经网络(CHNN)电路,该电路可一步完成大规模并行计算,提高信号盲检测速度,同时该电路可以通过调整忆阻器的电导和输入电压来实现可编程功能。Pspice仿真结果表明,该电路的计算精度可达99%以上,运行时间比Matlab软件仿真快3个数量级,此外,该电路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即使在20%的噪声干扰下,仍能保持99%以上的计算精度。
路径规划算法的高层综合设计研究
赖李洋, 郑锫骏, 梁海成, 李华伟
2024, 46(11): 4132-4140.   doi: 10.11999/JEIT240210
[摘要](208) [HTML全文](86) [PDF 4124KB](33)
摘要:
随着机器人自动导航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软件实现的路径规划算法在实时性上已无法满足许多应用场景的需求,这就要求对算法进行快速高效的硬件定制,从而获得低延时的性能加速。该文以机器人路径规划中的经典A*算法为对象,通过构建面向硬件设计的C/C++数据结构和函数流程优化,采用高层综合(HLS)实现快速的硬件架构探索和选取较优的设计方案,并完成硬件FPGA综合。实验数据表明,相较于传统寄存器传输级(RTL)开发模式,基于HLS开发模式的路径规划算法在FPGA实现上在开发效率、硬件性能和资源占用率上都有显著提升,验证了高层综合在硬件定制中的可行性和成本优势。
完全可编程阀门阵列生物芯片下容错导向的高阶综合算法
朱予涵, 刘博文, 黄兴, 刘耿耿
2024, 46(11): 4141-4150.   doi: 10.11999/JEIT240049
[摘要](108) [HTML全文](50) [PDF 3500KB](16)
摘要:
作为新一代流式微流控生物芯片,完全可编程阀门阵列(FPVA)生物芯片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可编程性,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生物化学实验平台。然而,由于环境或人为因素,制造过程中通常存在一些物理故障,如通道阻塞和泄漏,这无疑会影响生化检测的结果。此外,高阶综合作为架构综合的首要阶段,其结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后续设计的优劣。因此,该文首次研究了FPVA生物芯片高阶综合过程中的容错问题,提出了单元功能转换方法、双向冗余方法、故障映射方法等动态容错技术,为实现高效的容错设计提供了技术保障。通过将这些技术集成到高阶综合设计中,进一步实现了一种高质量的FPVA生物芯片下容错导向的高阶综合算法,包括故障感知的实时绑定策略和故障感知的优先级调度策略,为实现芯片架构的鲁棒性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实验结果显示,所提算法能够得到一个FPVA生物芯片下高质量且容错的高阶综合方案,为后续实现容错物理设计方案提供了有力保障。
网络与信息安全
IP软核硬件木马图谱特征分析检测方法
倪林, 李霖, 张帅, 童思程, 钱杨
2024, 46(11): 4151-4160.   doi: 10.11999/JEIT240219
[摘要](92) [HTML全文](28) [PDF 2662KB](17)
摘要: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飞速发展,芯片在设计、生产和封装过程中,很容易被恶意植入硬件木马逻辑,当前IP软核的安全检测方法逻辑复杂、容易错漏且无法对加密IP软核进行检测。该文利用非可控IP软核与硬件木马寄存器传输级(RTL)代码灰度图谱的特征差异,提出一种基于图谱特征分析的IP软核硬件木马检测方法,通过图谱转换和图谱增强得到标准图谱,利用纹理特征提取匹配算法实现硬件木马检测。实验使用设计阶段被植入7类典型木马的功能逻辑单元为实验对象,检测结果显示7类典型硬件木马的检测正确率均达到了90%以上,图像增强后特征点匹配成功数量的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3.24%,有效提高了硬件木马检测的效率。
基于多阶段相关功耗分析的SM4-XTS侧信道分析方法
赵毅强, 闫明凯, 张启智, 高雅, 夏显召, 郭阳, 王耀华, 何家骥
2024, 46(11): 4161-4169.   doi: 10.11999/JEIT240183
[摘要](111) [HTML全文](45) [PDF 4572KB](12)
摘要:
带密文挪用的XEX可调分组密码(XTS)被广泛应用于存储加密中,随着大数据计算与新型侧信道分析方法的提出与应用,XTS加密模式的安全性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已有部分研究针对XTS模式进行了侧信道的分析研究,通过确定部分密钥与调整值tweak,进而缩小密钥检索范围,但并没有实现对XTS模式系统的分析。该文提出一种针对SM4-XTS电路的侧信道分析技术,通过结合传统的相关功耗分析(CPA)与多阶段融合的CPA技术,解决了针对调整值模乘迭代导致的二进制数移位问题,从而实现调整值与密钥的精确提取。为了验证这种分析技术的有效性,在FPGA上实现了SM4-XTS加密模块来模拟实际情况中的加密存储器。实验结果表明,在10000条功耗曲线下,该技术可以成功提取目标加密电路的部分调整值与密钥。
图像与智能信息处理
基于多尺度时空卷积的唇语识别方法
叶鸿, 危劲松, 贾兆红, 郑辉, 梁栋, 唐俊
2024, 46(11): 4170-4177.   doi: 10.11999/JEIT240161
[摘要](209) [HTML全文](79) [PDF 2428KB](34)
摘要:
现有的唇语识别模型大多采用将单层的3维卷积与2维卷积神经网络结合的方式,从唇语视频序列中挖掘出时空联合特征。然而,由于单层的3维卷积不能很好地提取时间信息,同时2维卷积神经网络对细粒度的唇语特征的挖掘能力有限,该文提出一种多尺度唇语识别网络(MS-LipNet)以改善唇语识别任务。该文在Res2Net网络中,采用3维时空卷积替代传统的2维卷积以更好地提取时空联合特征,同时提出时空坐标注意力模块,使网络关注于任务相关的重要区域特征。在LRW和LRW-1000数据集上进行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融合神经辐射场和视觉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的混合场景表示方法
周非, 周志远, 张宇曈, 谢源远
2024, 46(11): 4178-4187.   doi: 10.11999/JEIT240316
[摘要](174) [HTML全文](41) [PDF 4321KB](25)
摘要:
目前,传统显式场景表示的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系统对场景进行离散化,不适用于连续性场景重建。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神经辐射场(NeRF)的混合场景表示的深度相机(RGB-D)SLAM系统,利用扩展显式八叉树符号距离函数(SDF)先验粗略表示场景,并通过多分辨率哈希编码以不同细节级别表示场景,实现场景几何的快速初始化,并使场景几何更易于学习。此外,运用外观颜色分解法,结合视图方向将颜色分解为漫反射颜色和镜面反射颜色,实现光照一致性的重建,使得重建结果更加真实。通过在Replica和TUM RGB-D数据集上进行实验,Replica数据集场景重建完成率达到93.65%,相较于Vox-Fusion定位精度,在Replica数据集上平均领先87.50%,在TUM RGB-D数据集上平均领先81.99%。
双灵活度量自适应加权2DPCA在水下光学图像识别中的应用
毕鹏飞, 胡志远, 陈璇, 杜雪
2024, 46(11): 4188-4197.   doi: 10.11999/JEIT240359
[摘要](92) [HTML全文](31) [PDF 2919KB](21)
摘要:
受观测条件和采集场景等因素影响,水下光学图像通常呈现出高维小样本特性且易伴随着噪声信息干扰,导致许多降维方法对其识别过程中的鲁棒表现力不足。为解决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新颖的双灵活度量自适应加权2维主成分分析方法(DFMAW-2DPCA)应用于水下图像识别。该方法不仅在建立重构误差和方差之间双层关系中同时使用了灵活的鲁棒距离度量机制,而且能够根据每个样本实际状态自适应学习到与之相匹配的权重,有效增强了模型在水下噪声干扰环境下的鲁棒性并实现识别精度的提升。与此同时,该文设计了一个快速非贪婪算法用于最优解的获取,其具有良好的收敛性。通过3个水下图像数据库中进行大量实验的结果表明,DFMAW-2DPCA在同类方法中具有更为杰出的整体性能。
基于多尺度特征增强与全局-局部特征聚合的视频目标分割算法
侯志强, 董佳乐, 马素刚, 王晨旭, 杨小宝, 王昀琛
2024, 46(11): 4198-4207.   doi: 10.11999/JEIT231394
[摘要](202) [HTML全文](64) [PDF 5980KB](58)
摘要:
针对记忆网络算法中多尺度特征表达能力不足和浅层特征没有充分利用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多尺度特征增强与全局-局部特征聚合的视频目标分割(VOS)算法。首先,通过多尺度特征增强模块融合可参考掩码分支和可参考RGB分支的不同尺度特征信息,增强多尺度特征的表达能力;同时,建立了全局-局部特征聚合模块,利用不同大小感受野的卷积操作来提取特征,并通过特征聚合模块来自适应地融合全局区域和局部区域的特征,这种融合方式可以更好地捕捉目标的全局特征和细节信息,提高分割的准确性;最后,设计了跨层融合模块,利用浅层特征的空间细节信息来提升分割掩码的精度,通过将浅层特征与深层特征融合,能更好地捕捉目标的细节和边缘信息。实验结果表明,在公开数据集DAVIS2016, DAVIS2017和YouTube-2018上,该文算法的综合性能分别达到91.8%、84.5%和83.0%,在单目标和多目标分割任务上都能实时运行。
面向不平衡图像数据的对抗自编码器过采样算法
职为梅, 常智, 卢俊华, 耿正乾
2024, 46(11): 4208-4218.   doi: 10.11999/JEIT240330
[摘要](108) [HTML全文](62) [PDF 8660KB](19)
摘要:
许多适用于低维数据的传统不平衡学习算法在图像数据上的效果并不理想。基于生成对抗网络(GAN)的过采样算法虽然可以生成高质量图像,但在类不平衡情况下容易产生模式崩溃问题。基于自编码器(AE)的过采样算法容易训练,但生成的图像质量较低。为进一步提高过采样算法在不平衡图像中生成样本的质量和训练的稳定性,该文基于生成对抗网络和自编码器的思想提出一种融合自编码器和生成对抗网络的过采样算法(BAEGAN)。首先在自编码器中引入一个条件嵌入层,使用预训练的条件自编码器初始化GAN以稳定模型训练;然后改进判别器的输出结构,引入一种融合焦点损失和梯度惩罚的损失函数以减轻类不平衡的影响;最后从潜在向量的分布映射中使用合成少数类过采样技术(SMOTE)来生成高质量的图像。在4个图像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生成图像质量和过采样后的分类性能上优于具有辅助分类器的条件生成对抗网络(ACGAN)、平衡生成对抗网络 (BAGAN)等过采样算法,能有效解决图像数据中的类不平衡问题。
联合多曝光融合和图像去模糊的深度网络
张梅, 赵康威, 朱金辉
2024, 46(11): 4219-4228.   doi: 10.11999/JEIT240113
[摘要](183) [HTML全文](39) [PDF 9006KB](28)
摘要:
多曝光图像融合可提高图像的动态范围,从而获取高质量的图像。对于在像自动驾驶等快速运动场景中获得的模糊的长曝光图像,利用通用的图像融合方法将其直接与低曝光图像融合得到的图像质量并不高。目前暂缺乏对带有运动模糊的长曝光和短曝光图像的端到端融合方法。基于此,该文提出一种联合多曝光融合和图像去模糊的深度网络(DF-Net)端到端地解决带有运动模糊的长短曝光图像融合问题。该方法提出一种结合小波变换的残差模块用于构建编码器和解码器,其中设计单个编码器对短曝光图像进行特征提取,构建基于编码器和解码器的多级结构对带有模糊的长曝光图像进行特征提取,设计残差均值激励融合模块进行长短曝光特征的融合,最后通过解码器重建图像。由于缺少基准数据集,创建了基于数据集 SICE 的带有运动模糊的多曝光融合数据集,用于模型的训练与测试。最后,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将所设计的模型和方法和其他先进的图像去模糊和多曝光融合的分步优化方法进行了实验对比,验证了该文的模型和方法对带有运动模糊的多曝光图像融合的优越性。并在移动车辆上采集到的多曝光数据组上进行验证,结果显示了所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性。
利用近清图像空间搜索的深度图像先验降噪模型
徐少平, 熊明海, 周常飞
2024, 46(11): 4229-4235.   doi: 10.11999/JEIT240114
[摘要](103) [HTML全文](39) [PDF 3855KB](14)
摘要:
鉴于深度图像先验(DIP)降噪模型的性能高度依赖于目标图像所确定的搜索空间,该文提出一种新的基于近清图像空间搜索策略的改进降噪模型。首先,使用当前两种主流有监督降噪模型对同一场景下两张噪声图像分别进行降噪,所获得两张降噪后图像称为近清图像;其次,采用随机采样融合法将两张近清图像融合后作为网络输入,同时以两张近清图像替换噪声图像作为双目标图像以更好地约束搜索空间,进而在更为接近参考图像的空间范围内搜索可能的图像作为降噪后图像;最后,将原DIP模型的多尺度UNet网络简化为单尺度模式,同时引入Transformer模块以增强网络对长距离像素点之间的建模能力,从而在保证网络搜索能力的基础上提升模型的执行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改进模型在降噪效果和执行效率两个方面显著优于原DIP模型,在降噪效果方面也超过了主流有监督降噪模型。
结合双层路由感知和散射视觉变换的视觉-语言跟踪方法
刘仲民, 李振华, 胡文瑾
2024, 46(11): 4236-4246.   doi: 10.11999/JEIT240257
[摘要](182) [HTML全文](74) [PDF 6406KB](34)
摘要:
针对视觉-语言关系建模中存在感受野有限和特征交互不充分问题,该文提出一种结合双层路由感知和散射视觉变换的视觉-语言跟踪框架(BPSVTrack)。首先,设计了一种双层路由感知模块(BRPM),通过将高效的加性注意力(EAA)与双动态自适应模块(DDAM)并行结合起来进行双向交互来扩大感受野,使模型更加高效地整合不同窗口和尺寸之间的特征,从而提高模型在复杂场景中对目标的感知能力。其次,通过引入基于双树复小波变换(DTCWT)的散射视觉变换模块(SVTM),将图像分解为低频和高频信息,以此来捕获图像中目标结构和细粒度信息,从而提高模型在复杂环境下的鲁棒性和准确性。在OTB99, LaSOT, TNL2K 3个跟踪数据集上分别取得了86.1%, 64.4%, 63.2%的精度,在RefCOCOg数据集上取得了70.21%的准确率,在跟踪和定位方面的性能均优于基准模型。
静态与动态域先验增强的两阶段视频压缩感知重构网络
杨春玲, 梁梓文
2024, 46(11): 4247-4258.   doi: 10.11999/JEIT240295
[摘要](69) [HTML全文](41) [PDF 5339KB](8)
摘要:
视频压缩感知重构属于高度欠定问题,初始重构质量低与运动估计方式单一限制了帧间相关性的有效建模。为改善视频重构性能,该文提出静态与动态域先验增强两阶段重构网络(SDPETs-Net)。首先,提出利用参考帧测量值重构2阶静态域残差的策略,并设计相应的静态域先验增强网络(SPE-Net),为动态域先验建模提供可靠基础。其次,设计塔式可变形卷积联合注意力搜索网络(PDCA-Net),通过结合可变形卷积与注意力机制的优势,并构建塔式级联结构,有效地建模并利用动态域先验知识。最后,多特征融合残差重构网络(MFRR-Net)从多尺度提取并融合各特征的关键信息以重构残差,缓解两阶段耦合导致不稳定的模型训练,并抑制特征的退化。实验结果表明,在UCF101测试集下,与具有代表性的两阶段网络JDR-TAFA-Net相比,峰值信噪比(PSNR)平均提升3.34 dB,与近期的多阶段网络DMIGAN相比,平均提升0.79 dB。
低秩和联合平滑性约束下的时变海表面温度重构方法
李姣, 万腾汶, 邱伟
2024, 46(11): 4259-4267.   doi: 10.11999/JEIT240253
[摘要](91) [HTML全文](26) [PDF 2044KB](13)
摘要:
海表面温度对于海洋动力过程及海气相互作用等具有重要意义,是海洋环境关键要素之一。浮标是海表面温度观测的常用手段,但由于浮标在空间的分布不规则,浮标采集的海表面温度数据也呈现非规则性。另外,浮标在实际工作中难免存在故障,致使采集的海表面温度数据存在缺失。因此对存在缺失的非规则海表面温度数据进行重构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将海表面温度数据建立为时变图信号,利用图信号处理方法解决海表面温度缺失数据重构问题。首先,利用数据的低秩性和时域-图域联合变差特性构建海表面温度重构模型;其次,基于交替方向乘子法框架提出一种求解该优化模型的基于低秩和联合平滑性(LRJS)的时变图信号重构方法,并分析该方法的计算复杂度和估计误差的理论极限;最后,采用南海和太平洋海域海表温度数据对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与现有缺失数据重构方法相比,该文所提LRJS方法有更高的重建精度。
无线通信与物联网
基于滤波器组多载波的组网低截获探通一体化信号设计
陈军, 王昊, 贺晓波, 王杰, 周建江
2024, 46(11): 4268-4277.   doi: 10.11999/JEIT240342
[摘要](170) [HTML全文](40) [PDF 4809KB](56)
摘要:
在现代电子对抗中,将多部探通一体化系统进行组网,可以提高单站探通一体化系统探测效率和协同探测能力。由于探通一体化信号自身峰均比较高,信号易被截获,系统的生存能力受到严重威胁。为了提升探通一体化信号的低截获性能(LPI),首先该文在滤波器组多载波的框架下,提出一种通信子载波分组功率优化和雷达子载波异置等功率优化的组网低截获探通一体化信号时频结构。然后,该文从信息论的角度出发,统一了系统的性能评估指标;将最小化截获信息距离作为优化目标函数,建立了组网探通一体化信号低截获优化模型。该文将此优化模型转换为凸优化问题,并利用Karush-Kuhn-Tucker条件对其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所设计的组网低截获探通一体化信号在探测动目标时,节点间雷达干扰低至近–60 dB,通信误码率满足10–6数量级,同时能有效降低截获信号的信噪比。
速率分割多址接入系统安全传输方案的设计与优化
雷维嘉, 谢科, 唐宏, 雷宏江
2024, 46(11): 4278-4286.   doi: 10.11999/JEIT240389
[摘要](144) [HTML全文](50) [PDF 1539KB](37)
摘要:
该文研究基于速率分割多址接入的两用户下行安全传输的方案设计与优化问题。考虑发给两用户的部分消息需要在用户间保密的场景,在保证保密消息传输速率的条件下最大化非保密消息传输和速率。公共流仅传输非保密消息,而私有流分时传输非保密消息和保密消息,对各消息流发送预编码矢量,速率分割、私有流非保密和保密消息传输时长分配等进行联合优化。通过将原问题分解为两层优化问题,并利用二分搜索、松弛变量、连续凸逼近等方法将原问题进行转化和求解。仿真结果显示,相较于私有流仅传输保密消息的速率分割多址接入和分时的空分多址接入方案,所提出的方案能获得更高非保密传输速率。
非授权频段下无人机辅助通信的轨迹与资源分配优化
潘钰, 胡航, 金虎, 雷迎科, 冯辉, 姜丽, 张孟伯
2024, 46(11): 4287-4294.   doi: 10.11999/JEIT240275
[摘要](122) [HTML全文](71) [PDF 2029KB](21)
摘要:
为解决无人机(UAV)在非授权频段下频谱资源受限的瓶颈问题,针对城市环境中UAV辅助监测的通信网络,该文提出一种下垫式(Underlay)接入机制下的高谱效联合优化方案。基于UAV的高机动性将空地信道建模为概率性视距(LoS)信道,考虑同信道干扰和UAV最大速度约束建立联合功率分配-轨迹规划的混合资源优化模型,在主用户占用频谱情况下使UAV在给定任务时间内实现监测数据的快速传输。原始问题为NP-hard的混合整数非凸问题,首先将其解耦为双层规划问题,采用松弛变量和逐次凸逼近(SCA)技术将轨迹问题转换为凸规划问题后实现有效求解。仿真验证了所提联合优化方案相比改进粒子群优化(PSO)方案能够提升最高约19%的频谱效率,且对于维度较高的轨迹规划问题,所提基于SCA的算法具有更低的算法复杂度和更快的收敛性。
一种纯方位多目标跟踪的联合多高斯混合概率假设密度滤波器
薛昱, 冯西安
2024, 46(11): 4295-4304.   doi: 10.11999/JEIT240201
[摘要](169) [HTML全文](34) [PDF 4990KB](34)
摘要:
现有的多模型-高斯混合-概率假设密度(MM-GM-PHD)滤波器被广泛用于不确定机动目标跟踪,但它不能在不同模型下保持并行的估计,导致各模型的似然值滞后于目标机动。为此,该文提出一种联合多高斯混合概率假设密度(JMGM-PHD)滤波器,并将其用于纯方位多目标跟踪。首先,推导了JMGM模型,其中每个单目标状态估计由一组并行的、带模型概率的高斯函数描述,该状态估计的概率由一个非负的权重来表征。一组权值、模型概率、均值和协方差被统称为JMGM分量。根据贝叶斯规则,推导了JMGM分量的更新方法。然后,利用JMGM模型近似多目标PHD。根据交互式多模型(IMM)规则,推导出JMGM分量的交互、预测和估计方法。将所提JMGM-PHD滤波器应用于纯方位跟踪(BOT)时,针对同时执行平移和旋转的观测站,基于复合函数求导规则推导出一种计算线性化观测矩阵的方法。所提JMGM-PHD滤波器保持了单模型PHD滤波器的形式,但能够自适应地跟踪不确定机动目标。仿真结果表明,JMGM-PHD滤波器克服了似然值滞后于目标机动的问题,在跟踪精度和计算成本方面均优于MM-GM-PHD滤波器。
雷达与阵列信号处理
基于双重YOLOv8-pose模型的探地雷达双曲线关键点检测与目标定位
侯斐斐, 彭应昊, 董健, 银雪
2024, 46(11): 4305-4316.   doi: 10.11999/JEIT240242
[摘要](440) [HTML全文](155) [PDF 5724KB](66)
摘要:
探地雷达(GPR)是一种可用于地下目标识别的无损检测方法。针对现有方法存在不同尺度目标兼容性差、复杂图像识别难度大、无法精确定位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双重YOLO姿态模型(YOLOv8-pose)的GPR双曲线关键点检测与目标定位,命名为双重YOLO关键点定位方法(DYKL),用于地下目标的检测与精确定位。所提模型架构包含两个阶段:首先,第1阶段是基于YOLOv8-pose模型的GPR目标检测,以确定候选目标的位置;接着,第1阶段的部分训练权重被共享并传递到第2阶段,后者以此为基础继续训练YOLOv8-pose网络,用于候选目标特征的关键点检测及获取,从而实现地下目标的自动化定位。通过与级联区域卷积网络(Cascade R-CNN)、 更快的区域卷积网络(Faster R-CNN)、 实时对象检测模型(RTMDet)以及“你只看一次”人脸模型(YOLOv7-face)4种先进的深度模型进行比较,所提模型平均识别准确率达到98.8%,性能优于其他模型。结果表明所提DYKL模型具有较高的识别准确性与较强的鲁棒性,可以为地下目标的精确定位提供参考。
基于流形变换的信息几何雷达目标检测方法
杨政, 程永强, 吴昊, 杨阳, 黎湘, 王宏强
2024, 46(11): 4317-4327.   doi: 10.11999/JEIT240286
[摘要](163) [HTML全文](47) [PDF 8695KB](51)
摘要:
基于信息几何的目标检测方法为解决雷达目标检测问题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该文以矩阵信息几何理论为基础,考虑复杂非均匀环境下,回波信杂比低,目标与杂波在矩阵流形上区分性差,导致传统信息几何检测器性能受限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流形变换的信息几何检测器。具体地,该文建立了流形到流形映射变换,并提出待检测单元与杂波中心的几何距离联合优化方法,从而增强变换后流形上目标与杂波的区分性。通过仿真和实测数据验证,所提方法具有较好检测性能。基于仿真数据实验,当信杂比高于1 dB时,所提方法的检测概率可以达到60%以上,同时,实测数据验证结果表明,当检测概率达到80%时,相较于传统信息几何检测器,该文所提检测器能够提升检测信杂比为3~6 dB。
基于实值子空间线性变换的非均匀圆形阵列高效二维测向方法
孟祥天, 经哲涵, 曹丙霞, 沙明辉, 朱应申, 闫锋刚
2024, 46(11): 4328-4334.   doi: 10.11999/JEIT240188
[摘要](93) [HTML全文](35) [PDF 2119KB](22)
摘要:
由于均匀圆阵(UCA)的阵列流型不具有范德蒙结构,通常采用模式空间方法构造虚拟线性阵列,因此,UCA阵列下使用结构变换已经是2维测向的必要基本假设。该文通过对虚拟信号模型进行特征分析,避免了线性阵列的结构变换,提出一种适用于UCA和非均匀圆阵(NUCA)的实值高效2维测向方法。因此,新方法利用经前/后向平滑的阵列协方差矩阵(FBACM)以及分离实虚部后的和差变换,获得了维度相互适配的阵列流型和实值子空间,理论揭示了所获实值子空间与原始复值子空间的线性张成关系,构建了无虚假目标的空间谱,且可以推广至NUCA,增强了实值算法对于圆形阵列结构的适应性。同时,理论揭示了上述方法具有秩增强优势。数值仿真实验表明,与传统UCA阵列下的模式空间方法相比,该文所提出方法能够在显着降低复杂性的情况下,提供相似的估计性能和更好的角度分辨率。同时,在考虑幅度和相位误差等情况时,所提方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编辑部公告
more >
学术动态
more >
作者服务中心
融媒体平台
more >
友情链接
more >

官方微信,欢迎关注

电子与信息学报

微信学术论坛群